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工业学大庆现在都不过时

来源网址:http://www.sdogt.com/

  “铁人”王进喜的徒弟向本报记者回忆大庆油田开发初期的峥嵘岁月

  从1959年被发现至今,它已经走过了50年的历程。没有人怀疑,它是新中国工业史上的一个传奇——它的发现,振奋人心,打破了中国是“贫油国”的论调;它的开发,为中国的工业化源源不断地输送血液,推动着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它的发展,带来了一个新兴城市的成长。

  这就是大庆油田。对于中国这个规模最大的油田,有一个非常形象的称呼:“共和国工业的长子”。

  “除了大庆,没有哪一个企业的诞生和发展能与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命运联系得如此紧密,没有哪一个城市在未诞生之前,就有了自己的文化厚重底蕴,没有哪一个企业和城市走过短暂的历程,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铭刻一个辉煌的亮点。”前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在回忆录里这样写道。

  “工业学大庆”是一面始终飘扬的旗帜,到现在都不过时。近日,本报记者走进大庆油田,记录它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战绩,描摹《共和国60周年记忆》系列报道的第二个地标。

  文/图 本报特派记者曾向荣、窦丰昌

  49年前,当时还是甘肃玉门油田钻井工人的许万明没有料到,自己会在大庆油田度过大半辈子。从大西北奔赴东北,在这里成家立业,许万明从不满20岁走到古稀之年。

  贝乌五队 王进喜率队上东北

  改变许万明生命轨迹的,是1959年9月26日我国东北松辽盆地一次振奋人心的发现。

  1960年3月15日,一辆火车驶出玉门东站,“铁人”王进喜及其带领的“贝乌五队”钻井队就在这辆火车上,其中包括许万明。

  49年后,在当年战斗过的地方,68岁的许万明声音浑厚、笑声爽朗。“我1941年11月出生,甘肃武威人。王进喜是我师傅,1923年出生。”

  1960年,石油部号召石油钻探的标杆队来大庆支援,许万明所在的“贝乌五队”是全国有名的标杆队之一,“贝乌”是产自苏联的钻机的音译名。该队先后改名为1259队、1262队,再到后来著名的1205钻井队。

  “王进喜的故事多一点,他是队长,还是群英会的代表。1205钻井队,故事也不少。但像我个人,没有啥,啥也没有,没有成绩。”老人非常谦虚,他回忆:“来时我们队一共37个人,一个队长,一个书记,两个炊事员,一个技术员,一个司机长,另外还有司机、司助、钻工。我是钻工,最苦最累。”

  早在玉门油田时,许万明就跟着王进喜工作。来大庆时,他跟王进喜坐在一个火车皮里面。

  汽车背煤气 王进喜寝食难安

  “1960年来的时候,到处闹灾荒。我们每人身上带着十几斤粮票,还有十多个烧饼,烧饼不厚。这个车在大大小小的站一停下,就有讨饭吃的老头子老太太挤过来。”许万明回忆。

  但列车员不让他们上火车,王进喜跟19岁的许万明说,“小鬼你去跟列车员说,说是我说的,让他们上。”

  就这样,火车还没到张掖,车皮里就坐满了人。“座位让给人家,我们站着,还拿饼子出来给他们吃,队长说一人一个,我还说一家一个就可以了嘛。还没到武威,饼子就发完了。”

  许万明告诉记者,王进喜有时候会讲自己年轻时受苦的经历。很多人都以为王进喜是甘肃人,其实他出生在陕西。“我听他弟弟说过这事。”

  最近看电影《铁人》时,当年和王进喜、许万明一同来的钻井队员陈福勋老人很纳闷,“怎么扮演王进喜的演员满口陕西口音呢?后来才知道,王进喜因为水库移民,才搬到甘肃。”

  一行人到兰州后,住了一晚,随后再到北京。这不是王进喜第一次来北京——1959年,他作为石油战线的劳动模范参加了建国十周年国庆观礼,第一次见到毛泽东主席。

  在北京,一件事让王进喜寝食难安——大街上的公共汽车,都在顶上背个大气包,他奇怪地问:“背那家伙干啥?”人们说:“因为没有汽油,烧的煤气。”这话像锥子一样刺痛了他。

  王进喜后来说:“煤气包把我压醒了。真真切切地感到国家的压力,呼地一下子都落到了肩上。”

  “一个人没有血液,心脏就停止跳动。工业没有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都要瘫痪。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石油工人的责任啊!”在火车上,王进喜没有停止过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曾经迷雾陷“中国贫油论”

  所谓中国“贫油论”,是近代中国石油地质工作者心头的阴影。《1878~1949年石油工业情况简表》显示,到1948年年底,全国共有石油职工16077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和各类管理人员只有1756人,而石油地质勘探技术人员只有48人。解放前夕,全国原油年加工能力为140.9万吨,其中73.3万吨在台湾。

  在《自由石油》一书中,一位美国军事专家认为:“红色中国并没有足够的燃料进行一次哪怕是防御性的现代战争……连几个星期也不行。”

  新中国诞生初期,石油生产的紧缺,让执政者忧心忡忡。毛泽东对周恩来、陈云感慨道:“要搞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没石油都转不动。”朱德也焦虑地说:“如果没有石油,飞机、坦克、大炮,还不如一根打狗棍。”

  以李四光为代表的我国地质工作者明确指出:“找油的关键不在于‘海相’‘陆相’,而在于有没有生油和储油条件,在于对构造规律的正确认识。”这个创见,驱散了“中国贫油论”的迷雾。

  位于东北的松辽盆地面积达26万平方公里。1958年3月,按照副总理邓小平的指示,石油工业部把松辽盆地作为石油勘探战略东移的主要战场之一。同年9月,松辽石油勘探局提出,在肇州县大同镇隆起了安置松基三井的井位。

  1959年4月11日开钻,从井深1050米处开始,连续在6个井段,取出粉砂岩和细砂岩岩芯,见到油浸和含油现象。经过认真研究,专家们果断地决定,用原钻试油。当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喷出了棕褐色的原油,在场的职工情不自禁地欢呼跳跃。这标志着大庆油田的发现。

  神州大庆 4万人大会战

  该年是新中国成立10周年。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提议把松基三井所在的大同镇,改为大庆区。

  1959年前后,新中国拿不出足够的资金开发大庆油田。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加上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撕毁合同,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国家对石油的需求非常迫切。据统计,1959年我国石油产品的自给率仅为40.6%。为缓解供求矛盾,不得不耗用大量外汇进口原油和成品油,但石油供应仍十分紧张。

  “看来发展石油工业,还得革命加拼命。”毛泽东曾经发出这样的感慨。

  大庆油田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石油工业部决定以打“歼灭战”的形式,组织石油会战。1960年3月,1万多名由新疆、玉门、四川、青海等老油田来的石油职工和3万多名解放军转业官兵及大专院校学生,从四面八方云集大庆,国务院各部门和黑龙江省支援的干部工人也陆续到达。

  4万多人的会战队伍在短短3个月里,集中到草原覆盖、沼泽遍地、只有几百户人家和几处牧场的萨尔图地区。这里年平均气温3.4℃,有5个月平均气温在零下4.9℃以下;半年风雨,土地泥泞不堪。生产方面,设备不齐全、不配套,汽车、吊车缺少。生活上无住房、无床铺,粮食量不足。

  大庆会战一开始,最大的困难是在高寒地区,几万人如何过冬。这个问题靠常规办法很难解决,石油工业部领导提出,在1960年入冬之前,不论领导干部、教授、工程师、工人,还是职工家属,男女老少齐上阵,用黄土夯实做墙建房屋,叫做“干打垒”。

  住牛棚 人拉肩扛运钻机

  王进喜、许万明、陈福勋都是会战队伍中的人员。刚抵达大庆,许万明和同事们在牛棚里住了三四晚。

  “就一个棚子,3月份时,很冷很冷。1960年的时候,天气比现在要冷得多,冬天要到零下40多摄氏度。气呵出来的时候,在脸上就会冻着。”许万明说,“王进喜到了后,不问吃,不问穿,就问井位在哪里。井位找到后,我们把设备运到那里。那个‘铁人一口井’,萨55井,在杨树林那边。”

  许万明说,王进喜的“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就从那里开始。设备有三大件,柴油机、泥浆泵、钻机。都很重,但没有吊车和卡车。王进喜说:“一刻也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运到井场。”

  运输也艰难,需要大型卡车和工程车辆几千台,起重吊车几十台,怎么办?最后,硬是靠几万人采用人拉肩扛加滚杠的办法,把几万吨设备器材,从火车上卸下来。即使是五六十吨重的大钻机,也是用这种办法,拖到几公里之外的井场上安装。“从车站到井位,钻井队员们走了两个小时。那时候没有路,都是草甸子。”

  就这样,他们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和肩膀,迎着寒风奋战3天3夜,把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竖立在荒原上——这是会战史上著名的“人拉肩扛运钻机”。

  要开钻了,可水管还没有接通。王进喜振臂一呼,带领工人到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用脸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场端了50吨水。经过艰苦奋战,仅用5天零4小时,就钻完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生产井。

  “铁人”誓言 宁可少活二十年

  1960年4月29日,万人誓师大会在萨尔图草原上召开。王进喜代表五万多名职工发出誓言:“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第一口井钻完后,王进喜被钻杆堆滚下的钻杆砸伤了脚,被送进医院,但他又跑到钻井现场,拄着双拐指挥打第二口井。钻到约700米时,突然发生井喷,不及时制服很危险。

  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王进喜决定用水泥代替。“没有搅拌机,队长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许万明看到这一幕,也毫不犹豫跳了进去。经过三个多小时奋战,井喷终于被制服,油井和钻机保住了。

  王进喜和1205钻井队的工人们深深感动了附近的乡亲们。房东赵大娘看到王队长累不垮、压不倒,没白天没黑夜地干,说:“没见过这么拼命的人,你们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啊!”从此,“王铁人”的名号就叫开了。

  1964年12月,王进喜出席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69年4月,出席党的“九大”并被选为中央委员,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1970年4月,他去玉门参加全国石油工业现场会,归途胃病发作,被确诊为晚期胃癌。该年11月病逝,终年47岁。

  在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铁人精神一直是一面旗帜,成为鼓舞职工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巨大精神力量。

  1960年6月1日,大庆油田首车原油外运。同年年底,生产原油97万吨,缓解了国家缺油的局面,解决了会战资金不足的困难。到1963年底,原油年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吨,生产原油439.3万吨,占全国原油总产量的66%以上,为中国石油自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6年,大庆原油产量突破1000万吨。1976年,大庆原油产量登上了5000万吨台阶,跨入世界十大油田行列。

  年产5000万吨 稳定27年

  大庆油田公司企业文化部副部长王平太告诉记者:“大庆油田的原油产量在5000万吨以上一直稳定了27年,这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工业学大庆,到现在都不过时。”王平太说。

  如今的大庆油田,不仅向世人证明了其稳固的发展速度,更展示了其自主创新的专业精神。日前,胡锦涛总书记在大庆考察期间特别强调:“大庆油田以往的辉煌,离不开自主创新;大庆油田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同样离不开自主创新。”

  大庆油田迅猛发展的三次采油技术,为老油田稳产接替和提高采收率展示了广阔前景。40岁出头的伍晓林是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驱油剂研制首席专家。

  他说,水驱的采收率约为45%,而三元复合驱比水驱厉害得多,采收率高出20个百分点。在大庆油田如今每年4000万吨的年产量中,其中1000万吨通过三元复合驱实现。

  事实上,伍晓林和他的同事们早就开始关注号称“四次采油”技术的微生物驱。“把油层里的微生物筛选出来,然后在实验室里进行培养驯化,把它的生长代谢能力增强,然后再注到油层里提高采收率。”

  “我们有一个设想,采收率提高到65%以后,剩余的35%可以利用微生物把原油变成天然气,现在菌种已经筛选出来了,我们今后要加快在油田的应用步伐。”

  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怀大庆

  毛泽东:号召“工业学大庆”

  毛泽东同志十分关心石油工业的发展,早在“一五”计划开始时,他就专门请来地质部长李四光,询问我国石油资源问题。1956年,他在春节前后的10天时间内,两次听取了石油工业部的工作汇报,他提出,要在全国广泛开展油田勘探。

  1960年2月中旬,余秋里专程向毛泽东汇报1959年9月26日松基3井喷油、大庆油田发现的情况,毛泽东对开展石油大会战给予了充分肯定。到1963年底,大庆石油人通过三年的石油会战,结束了中国使用“洋油”的时代,把“贫油”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

  1964年1月25日,毛泽东同志向全国发出号召:“工业学大庆”。从此,毛主席和党中央树立的大庆红旗一直在我国工业战线高高飘扬。

  邓小平:把大庆建成美丽的油田

  1961年7月23日,邓小平首次视察大庆,先后视察了1203钻井队、转油站、干打垒房子等地方。他对大庆的职工生活也极为关心,详细了解了职工一个月伙食费多少钱,冬季服装解决了没有,还询问了居住情况和职工家属等问题。

  1964年7月17日,邓小平第二次视察大庆,视察了1205钻井队、中3转油站、中2注水站、李天照井组、西油库、大庆炼油厂等。其间,邓小平听取了汇报,并同油田领导和处级以上干部合影留念。

  1978年9月14日,邓小平第三次视察大庆。他对大庆的干部和群众极为关心,批示说:“大庆贡献大,房子要盖得好一点,要盖楼房。”临行前,还谆谆告诫大庆的同志:“要把大庆油田建设成美丽的油田。”

  江泽民:大庆精神概括成八字

  2000年8月24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江泽民同志再次到大庆油田考察工作。而早在他1990年视察大庆油田时,就亲自把大庆精神概括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八个字。

  江泽民在考察了中十六联合站、萨中聚合物配制站后,来到铁人王进喜生前所在的1205钻井队。在钻井平台上,在隆隆的机器声中,江泽民关心钻井队的作业情况,更关心工人们的工作环境。

  当看到钻井工人的劳动条件已大为改善、劳动强度大为降低时,他十分满意。他与油田劳动模范、铁人王进喜的家属一一握手,向他们表示慰问。

  胡锦涛:大庆精神永远是财富

  1984年8月16日,胡锦涛第一次到大庆油田视察,他指出:大庆精神不仅仅是我们六十年代建设大庆的时候所需要的,也是我们今天建设现代化所需要的。

  1996年3月21日,胡锦涛在中南海接见大庆油田负责同志时指出,大庆的历史功绩不仅在于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在别人卡我们脖子、国家十分困难的时候,用石油支撑了共和国的经济大厦。

  1998年8月26日,胡锦涛亲临大庆抗洪前线和受灾地区,慰问奋战在一线的抗洪军民。

  2009年6月26日,胡锦涛再次到大庆油田考察,强调大庆精神永远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